安心吃魚油

安心吃魚油


「抽檢25件食品塑化劑含量,一件魚油超標北市急令下架!(2020年8月新聞)」、「魚油砷含量超標7倍!(2019年1月新聞)」、英國生產魚肝油產品戴奧辛超標 (2006年新聞)」。似乎每隔一陣子,就能見到魚油產品的負面新聞。

魚油是好東西,但如何挑選、安心吃魚油,眉角真的很多!


生物累積效應,魚油常見重金屬與塑化劑

2017年食藥署曾提醒民眾,旗魚、鮪魚等大型魚類含有毒重金屬「甲基汞」,恐影響孩子神經發育,須注意魚肉攝取量;而孕婦以及6歲以下幼童能不吃就不吃。

人類製造的汙染物很多都被排到大海中,被海藻或浮游生物所吸收。而大魚吃中魚、中魚吃小魚、小魚吃海藻,所以這些汙染物最後都被累積在海洋生物體內;體型越大、或在食物鏈越高層的魚類,體內重金屬和塑化劑的累積量越高,這現象稱為「生物累積效應」。


粗榨魚油腥味重,而且最常見重金屬與塑化劑

同時擁有家庭醫學及功能醫學專科,且現為台灣順勢醫學理事長的台中心苑診所院長謝欣穎醫師提到,魚油富含OMEGA-3,非常適合想保健的人服用。其中DHA是「聰明脂肪酸」,對大腦與視網膜的神經細胞發育與運作很重要,而EPA是「好心脂肪酸」,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與三酸甘油脂,並促進脂質代謝。

但是不新鮮魚油的腥味很重;此外提煉魚油時,’同時也收集了魚脂肪累積的重金屬與塑化劑。因此魚油的純化與濃縮技術,是魚油品質好壞的關鍵。

在過去,魚油製作是利用水煮或有機溶劑萃取的方式進行脫酸、脫色、脫臭,並利用分子蒸餾法將魚油濃度提高到30-50%。但這種方法對移除魚油原料中的重金屬或塑化劑,效果並不好。因此仰賴乾淨的魚獲。

目前業界最新趨勢,是在傳統純化方式的基礎再加上「超臨界萃取技術」,能進一步去除重金屬、塑化劑、多氯聯苯、戴奧辛…等汙染,並且將魚油濃度提高到80%以上。

超臨界萃取技術不但能提高魚油的安全性,而且能讓魚油膠囊做的更小顆更好吞食。「這對老人家或有吞藥障礙的人可是一大福音呢」,謝醫師笑著說。


想要安心吃魚油,你可以這樣做


1. 不要管每天吃多少mg魚油,因為各家廠商的魚油濃度都不同。只要確定每天至少要吃到1000mg DHA+EPA,但不可以超過2000mg。

2. 挑選濃度80%以上的魚油,小顆好吞食

3. 挑選強調使用最新純化技術的魚油產品

4. 產品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重金屬與塑化劑檢驗

5. 孕婦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,食用前先詢問專業醫師。


塑化劑無所不在,不超標就好

在魚油塑化劑風暴之後,許多廠商紛紛提出檢測報告自清。但消費者卻發現,為什麼各家魚油產品的塑化劑檢測項目中,檢測結果都不是「0」!

謝欣穎醫師無奈地提到,「人類愛用塑膠製品,因此塑化劑無所不在,已經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了」。但她也強調,衛福部在2011年時早已頒布「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」,無論是嬰幼兒食品、膠囊錠狀食品、油脂品、主食、甜點與其他加工食品,塑化劑含量都不應該超過建議標準。


兵來將擋,避免毒素累積在你的體內

具有功能性醫學專業的謝醫師提醒大家,重金屬、塑化劑與其他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免疫與內分泌平衡的傷害真的很大;但許多人安排年度健康檢查的時候,卻常常忽略了這塊。

因此謝院長也建議大家,除了挑選無毒食材,有保證的產品之外,定期檢測與排除體內的毒素,也能讓你的保健計畫事半功倍喔。


撰文:梁智强

採訪:謝欣穎醫師